深耕行业践初心,笃行不怠绽芳华——走近优秀校友梁俊峰
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迎来建校 75 周年、建筑学院建院 10 周年的重要时刻,2016 届校友梁俊峰,现任无锡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师,向母校送上了衷心的祝贺。

在校期间,梁俊峰得到了张远兵、郑艺鸿等多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他对《景观设计学》《园林工程》等课程兴趣浓厚,这些课程为他筑牢了坚实的专业根基。
2016 年毕业后,梁俊峰选择继续深造,于 2017年9月进入苏州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攻读研究生。读研期间,他成果丰硕,发表了《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名城》两篇学术论文。2020年,他通过无锡市公开选调,进入无锡文旅集团旗下的设计公司工作。自2021年4月起,他一直在无锡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岗位任职。
在工作中,梁俊峰屡创佳绩。2024年,他参与的无锡市龙头渚、宿迁柳山湖景区景观设计项目荣获无锡市勘察设计协会竞赛一等奖;2023年,他参与的无锡市西施庄景观设计项目获得该协会竞赛二等奖,同年还荣获江苏省“青绘乡村”设计大赛优秀奖,并被评为无锡市文旅集团优秀共青团干部。
心系母校发展的梁俊峰,为母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建议。他认为,学校一是要注重实践与教学创新,建议组建景观设计竞赛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竞赛;二是要多举办专业大咖学术讲座,邀请知名学者来校交流,助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梁俊峰的成长历程,是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我们期待更多校友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也祝愿母校培育出更多的行业精英。(学生记者 张鑫靓 童尚杰)
深耕园林领域,不负母校栽培——走近优秀校友董芊里
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建校75周年、建筑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2018届风景园林专业校友董芊里的成长经历在“校友风采”中备受瞩目。这位从母校毕业的安徽凤阳学子,多年来在求学与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在校期间,董芊里曾担任班长、团委委员等职务。大学期间,他对园林花卉学、规划设计等课程情有独钟,这些课程不仅为他搭建了扎实的专业框架,更让他领悟到风景园林“师法自然、融于生活”的独特魅力,从而坚定了他深耕该领域的决心。
目前,董芊里是南京林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专注于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致力于在传统遗产保护与现代设计之间找到平衡。在科研道路上,他成果斐然,已在 SCI 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十篇,作为骨干参与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4项,编写团体标准1项,还斩获了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ISOCARP 国际城市设计周杰出贡献奖、世界园艺博览会杰出展园设计奖、金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
身处跨文化学术环境,董芊里建议母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多组织科研与项目讲座。他的这份建言,承载着校友对建筑学院建院10周年的美好期许。从安科风园学子到国际联合培养博士,董芊里的成长轨迹,生动体现了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立德树人”与建筑学院“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果,也为母校 75 周年校庆增添了青春奋进的光彩。(学生记者 罗伏宁 宣怡纯)
规划人生蓝图,彰显城规风采 ——走近优秀校友高楠
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建校七十五周年、建筑学院建院十周年的喜庆时刻,建筑学院2015届城市规划专业校友高楠,凭借在城乡规划领域扎实的专业积累和突出的工作成就,成为在校学子专业发展道路上的优秀榜样。

高楠,安徽舒城人,现任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2015年从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后,他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攻读城乡规划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杭州、合肥等地的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工作,长期深耕于城乡规划设计领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逐步成长为业内认可的高级技术人才。
大学期间,高楠对《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力学》等课程表现出浓厚兴趣,周宝娟、于敏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为他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成长历程,他特别强调母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深远影响。在谈及人才培养时,他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观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的抗压与抗挫折能力;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项目实训与社会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些切实中肯的建议,为母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安科校园里的勤勉学子,到城市建设一线的高级工程师,高楠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安科学子“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精神追求。他的奋斗经历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启示:在专业学习中要沉心积累、勇于探索,在职业发展中要明确目标、稳步前行,以过硬的专业本领服务社会,为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属于安科人的智慧与力量。(学生记者 江惠琴 刘轩)
从城规学子到行业骨干,以专业深耕献礼母校——走近优秀校友葛玉良
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建校75周年、建筑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城镇规划专业2006届校友葛玉良以十余年来在行业深耕的丰硕成果,向母校与建筑学院致以诚挚祝福:“七十五载弦歌不辍,立德树人育英才;十年耕耘结硕果,勇立潮头敢为先。愿母校和学院桃李芬芳,誉满神州!”

葛玉良为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2006级城镇规划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最感兴趣的课程是《测量学》与计算机相关课程,扎实的专业学习以及牟雪姣、简兴等老师的悉心教导,为其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他担任安徽捷池华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负责人。回望其职业发展之路,葛玉良始终扎根于土地测绘与城乡建设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我提升与事业突破。
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他在安徽国地不动产评估测绘公司从事基础测绘工作,开启了职业生涯的实践起点;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就职于安徽江南土地复垦整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整理、用地报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临时用地与设施农用地管理、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与专业技术能力。
2016年1月,他开启创业之路,从原单位离职后,在蚌埠牵头成立安徽纬创测绘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作为股东之一,带领团队开展土地测绘、房产测绘、土地整理、用地报批、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增减挂钩及数据库建设等业务,实现了从技术骨干向管理负责人的跨越。
2023年至今,他创办并担任安徽捷池华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负责人,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林业报批等领域,持续深耕自然资源与城乡建设技术服务行业,已成为皖北地区相关领域的中坚力量。
从课堂上的求知者,到工程一线的实干者,再到企业发展的引领者,葛玉良的职业轨迹不仅是个人奋斗的成长缩影,更生动诠释了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实践成效,也充分体现了建筑学院十年来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所结出的丰硕成果。他的发展历程,激励着更多安科学子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记者 王岚 厉恩呈)
深耕规划践初心,情系安科赴新章——走近优秀校友周岱
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建校75周年、建筑学院建院10周年之际,回顾学院的育人成果,2012级校友周岱的发展经历提供了一个可观察、可验证的案例。从安科校园出发,到进入高水平平台深耕城乡规划工作,他的学习路径与职业成长,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有着清晰的对应关系。

周岱,安徽宿州人,中共党员,拥有城乡规划专业工学硕士学位,具备城乡规划专业工程师和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2012年至2017年,他在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完成本科学习,系统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逐步确立了职业方向。2017年至2020年,他考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能力与学术视野。
目前,周岱就职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规划师,同时兼任单位团委副书记,并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挂职锻炼,深度参与省级政策研究与行业管理工作。他始终聚焦城乡规划的前沿实践与政策研究,累计参与或牵头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市更新等各类项目五十余项,涵盖从山区村庄规划到都市圈空间重构的多种类型,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已成为单位骨干力量。
在科研方面,他积极参与重大战略研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十五五”规划相关研究,独立完成“十四五”规划评估、省领导重点调研课题及三项省厅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他还发表学术论文三篇,推动实践成果向理论转化。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级科技奖3项、市级科技奖1项,并获评“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结合自身发展经历和行业趋势,周岱对母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务实建议:一方面应加强跨学科融合,推动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生态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习,提升学生应对复杂城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快数字化教学改革,将GIS、空间分析、城市模拟等技术工具融入课程,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建议强化人文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城乡公平、生态保护和弱势群体需求,培养更具公共意识的规划人才。
作为从博鱼官方网页版_博鱼(中国)走出的一名基层毕业生,周岱的成长路径体现了学院“重基础、强实践、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成效。他的经历不是个例,而是学院多年来坚持应用型定位、服务地方发展的育人成果的缩影。他的故事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式:扎实学好专业基础,积极拓展综合能力,坚定目标稳步前行,便能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行得更实。(学生记者 衡若彤 张瑞洁)
(特约通讯员:武辉 审核:谢宜勤 傅友福)